添加時間:2015/11/3 11:30:45 編輯:奇億網站建設公司
一
有一次和新榜創(chuàng)始人徐達內聊天,他提到這樣一個概念:內容創(chuàng)造者。
提出這樣一個概念的原因是:我并不贊同他喜歡把幾乎所有的微信公號看成是自媒體。事實上,今天有太多的微信公號,并不是“自”媒體,它們背后已經完全機構化,而且本身也沒有什么強烈的個人風格呈現。
但要說它們就是“機構媒體”,總感覺有些和原來意義上的機構媒體并不相同。有一個非常重大的不同:商業(yè)模式。
這件事很重要。
二
有幾個數據是這樣顯示的。
到2014年年底,中國一共有近2000種報紙,近1萬種期刊,近5000個電視臺和3000個電臺。這屬于所謂的傳統(tǒng)媒體。
互聯網領域里,中國有350萬個獨立域名的網站,蘋果生態(tài)里中國區(qū)APP有40萬個,博客大概有一億個(當然很多死掉了),微博有六億個帳號(新浪稱它有6000萬日活),微信公號有一千萬個,這可能是增速最快的一種帶媒體屬性的服務,號稱日增長3.5萬個。而今日頭條最近猛推的頭條號,也已經積累了五萬個之多,借助于頭條每日5億多的訪問量,也在快速成長中。
在全民皆可發(fā)聲的年代里,媒體的數量真得多得驚人。
但全球的廣告業(yè)增長從來就很緩慢,每年的增速不會超過8%。這個道理也很簡單,總體上來說,企業(yè)總是量入為出的。營銷支出是純開支,很難做到總體上幾倍幾倍的年增長。
數字廣告倒是不錯,2014年中國的網絡廣告增長大概有40%,達到1540億元,但也不是倍數級增長的。再細化到移動網絡廣告,2014年完成近300億,增長可以達到120%。但即便如此,比起移動端媒體數量的瘋狂增長來說,依然是“僧多粥少”的局面。
更重要的是,網絡廣告其實壟斷態(tài)勢相當明顯。BAT三家加起來,可以達到950億人民幣,已經超越了1540億中一半的市場份額。TOP10總和達到1245.5億,TOP20則吃掉了1386億,占9成?梢韵胍姡L的媒體長尾們,搶到手的,有多可憐。
故而,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:免費內容+廣告,不算一個特別好的生意。
三
但始于內容依然有很多好處。
其一,內容的黏性依然很強。以微信公眾號為例,很多人抱怨打開率下降,這個數字今天大概是10%。但如果你換個角度看,一個裝機百萬的APP,日活有十萬,依然可以滿意。更何況,借助社交鏈條的傳播,它的最終覆蓋并不低。
其二,內容的制作成本相對來說很低——即便是視頻,這年頭也已經不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投入。制作成本低有兩個好處:1、切入容易;2、試錯成本低。
其三,如果本身定位很垂直細分,對用戶的帶動作用也不容忽視。天奇投的一個種子輪導購項目,閱讀量到最終用戶下單成交的轉化率可以做到1-3%。這就意味著,數萬的閱讀量可以促成數百單交易——這比硬廣強。
即便就是廣告模式,所謂的“原生廣告”的轉化率也比硬廣高。今日頭條官方的表態(tài)是:這是最值得做的一種廣告模式。
當然,很多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,并沒有“今日頭條”這樣的海量裝機。規(guī)模不足的特點,使得它們的商業(yè)模式未必一定在廣告之上。
四
羅振宇最近宣布羅輯思維獲得了一輪新的融資,這使得這個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達到了13.5億人民幣的估值。
羅輯思維宣稱自己有超過1億的年收入,但熟悉這個視頻節(jié)目的人都知道,羅胖并不靠廣告或者什么軟文為主要的收入來源。羅振宇賣書賣得很火。
這讓我想起了奮斗十余年才最終上市的當當。體量當然是當當大,但羅輯思維即便是就是賣書,也不失為一樁小而美的生意。更何況,羅振宇本人,可能還有其它打算。
這是媒體(社群)+電商的模式。
羅振宇的好友吳曉波,做所謂的自媒體時間并不長。他拿起微信公號這個工具的時間,幾乎可以說是微信公號紅利過去的時候。
不過吳曉波有他的優(yōu)勢。多年來積淀的人脈、人望和對各種事務的洞察力,使得吳曉波頻道很快進入飛速增長期。
依托吳曉波頻道的流量優(yōu)勢和社群號召力,吳曉波和他的團隊開展了一種新業(yè)務:投資。江湖上屢次傳出吳曉波投資了一些內容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的消息。
這很有些媒體+投資的感覺。
如果說羅振宇和吳曉波都是名人一般人可望不可及的話,那么,屌絲創(chuàng)業(yè)者也有玩得大的。
就在上周周五周六兩天時間,我連續(xù)見到兩個段子手聯盟的掌門人,銅雀和光旭。一個打算做IP培育的生意,一個打算做一個類似聚美優(yōu)品但商品類型不同的垂直電商平臺以及一個相當有趣的項目(限于商業(yè)機密人不肯讓我公開透露)。
他們都打算將流量變現,但變現的方式,除了廣告公關之外,依然還有其它可能。
五
我至今依然耿耿于懷于去年的一則新聞。
某媒體記者采訪某省高考狀元的志愿,在得知后者有意就讀北大新聞系時進行了規(guī)勸:不要讀,就業(yè)不好。這被網民們視為良心記者。
我承認單純就新聞來說,已經不再是一門好的生意。但如果眼光放大一些,媒體,是一門好的生意。
我曾經寫過一篇《媒體的想象力與再想象》,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了這樣的話:把媒體當目的做的,都活得苦哈哈。把媒體當手段做的,都還活得不錯。
這句有點繞口的話,今天可以歸結為三個字:媒體+。
說到底,互聯網是注意力經濟,而媒體,是注意力聚集的不二法門。
媒體的本質任務是解決信息不對稱。沒有道理在以信息為關鍵詞的信息時代,媒體不是一門好生意。
六
隔行如隔山。
我承認操持媒體多年的人,做另外一門生意未必得心應手。
站在媒體的角度,有些生意看似很有機會,但其實對于那個領域里的人來說,早已是紅海一片。
比如電商。在淘寶上的賣家們,真正賺錢的,不是大比例,而恰恰是小比例。
如果只是導購,說到底還是CPS之類的廣告模式,媒體人有ta足以發(fā)揮的地方。但如果真要切入電商,這里涉及到物流、供應鏈、客服等等媒體人以前從未碰到過的領域。
注意力吸引過來可以變現,這只是理論上成立的邏輯。真正要干,麻煩依然很多。
但淘寶上的很多賣家不賺錢的原因并不是他們賣不掉貨,而是形成收入的前提是在阿里上支出了各種營銷費用。換句話說:他們用于流量和注意力的購買消耗了他們的毛利。
這就是自內容始開創(chuàng)事業(yè)的巨大機會。
在一個小規(guī)模論壇上,我這樣說:
對于很多人來說,互聯網+,是從媒體+起步的。
ght: no� ;lX�58<3cing: normal; line-height: 25px; orphans: auto; text-align: start; text-transform: none; white-space: normal; widows: auto; word-spacing: 0px; -webkit-text-stroke-width: 0px;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 text-indent: 2em;">這句有點繞口的話,今天可以歸結為三個字:媒體+。說到底,互聯網是注意力經濟,而媒體,是注意力聚集的不二法門。
媒體的本質任務是解決信息不對稱。沒有道理在以信息為關鍵詞的信息時代,媒體不是一門好生意。
六
隔行如隔山。
我承認操持媒體多年的人,做另外一門生意未必得心應手。
站在媒體的角度,有些生意看似很有機會,但其實對于那個領域里的人來說,早已是紅海一片。
比如電商。在淘寶上的賣家們,真正賺錢的,不是大比例,而恰恰是小比例。
如果只是導購,說到底還是CPS之類的廣告模式,媒體人有ta足以發(fā)揮的地方。但如果真要切入電商,這里涉及到物流、供應鏈、客服等等媒體人以前從未碰到過的領域。
注意力吸引過來可以變現,這只是理論上成立的邏輯。真正要干,麻煩依然很多。
但淘寶上的很多賣家不賺錢的原因并不是他們賣不掉貨,而是形成收入的前提是在阿里上支出了各種營銷費用。換句話說:他們用于流量和注意力的購買消耗了他們的毛利。
這就是自內容始開創(chuàng)事業(yè)的巨大機會。
在一個小規(guī)模論壇上,我這樣說:
對于很多人來說,互聯網+,是從媒體+起步的。